New Start 2020
春暖花開,來日本工作正好滿六年的我,離職了。
其實我也不知道該如何點評我這些年的時光:既有神采飛揚時眺望的風景,也有疲憊不堪時跌過的谷底。看得越多,就越無法一概而論。
沒有技術專長或是帥氣的頭銜,只因前東家錯愛,給了我機會也將我推向人群,才有後來因這一段經歷牽起的各種緣分。
**
我是那種很怕麻煩怕丟臉的人,說穿了就是沒有自信的人。
雖然喜歡看著人群,卻一直沒學會如何在人群中變得自在。不害怕在人前說話,卻是遇到突發狀況不太會隨機應變。
例如我其實不太喜歡和家人以外的對象講電話,直到現在。每次都要先想好簡單的草稿,深呼吸,然後才通話。如果沒有按照這個流程,我就很容易在電話中變得不知如何換氣。
又例如每一次在人前簡報之後,當天睡覺前腦海就會不停重複同樣的對話場景,試圖回想當時聽眾的反應,甚至做夢還會夢來檢討當時是否有過尷尬的瞬間。
所幸這些年工作需要有很多與人練習交際的場合,經歷過許多自我反省(和被前輩反省XD),雖不能說是得心應手,但也可以裝出一個妥當的樣子。
然後才開始覺得工作是有趣的。
在招聘現場曾有過許多優秀而謙讓的人們,在一面或幾面之緣後,他們竟願意在日後某些偶遇的場合親切地道一聲謝。當年的小男孩小女孩現在也許升遷了也許成家了,過著充實的日子。
也記得那些耐心而帥氣的前輩和戰友們,從人事部門轉到銷售企劃,有些人提點我在企業結構中的生存法則,也有人是手把手教會我實用性的工作技巧。後來當我有機會在客戶前發揮時,接收到的掌聲都是他們的。
組織確實給過我一段對於現實的體認,幸好溫柔的人們沒有離去,而花還是一樣會開。
不論是不是表面的客套工夫,這些點滴都曾救贖過我那不足的自信。
**
在這樣一個還不太安穩的時刻,透過直接和間接的緣分,新的際遇已在路上。
帶著諸多感謝和感慨,接下來主要會在 GRIPS 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參加半年的培訓/研究計畫,然後一邊嘗試新的工作方式。(雖然因應防疫,短時間內大概都只能遠端進行...)
期許自己可以透過抽身再回首,重新整理並闡述這幾年來的經驗,慢慢地與自己和解,也有機會回饋他人。
其實我也不知道該如何點評我這些年的時光:既有神采飛揚時眺望的風景,也有疲憊不堪時跌過的谷底。看得越多,就越無法一概而論。
沒有技術專長或是帥氣的頭銜,只因前東家錯愛,給了我機會也將我推向人群,才有後來因這一段經歷牽起的各種緣分。
**
我是那種很怕麻煩怕丟臉的人,說穿了就是沒有自信的人。
雖然喜歡看著人群,卻一直沒學會如何在人群中變得自在。不害怕在人前說話,卻是遇到突發狀況不太會隨機應變。
例如我其實不太喜歡和家人以外的對象講電話,直到現在。每次都要先想好簡單的草稿,深呼吸,然後才通話。如果沒有按照這個流程,我就很容易在電話中變得不知如何換氣。
又例如每一次在人前簡報之後,當天睡覺前腦海就會不停重複同樣的對話場景,試圖回想當時聽眾的反應,甚至做夢還會夢來檢討當時是否有過尷尬的瞬間。
所幸這些年工作需要有很多與人練習交際的場合,經歷過許多自我反省(和被前輩反省XD),雖不能說是得心應手,但也可以裝出一個妥當的樣子。
然後才開始覺得工作是有趣的。
在招聘現場曾有過許多優秀而謙讓的人們,在一面或幾面之緣後,他們竟願意在日後某些偶遇的場合親切地道一聲謝。當年的小男孩小女孩現在也許升遷了也許成家了,過著充實的日子。
也記得那些耐心而帥氣的前輩和戰友們,從人事部門轉到銷售企劃,有些人提點我在企業結構中的生存法則,也有人是手把手教會我實用性的工作技巧。後來當我有機會在客戶前發揮時,接收到的掌聲都是他們的。
組織確實給過我一段對於現實的體認,幸好溫柔的人們沒有離去,而花還是一樣會開。
不論是不是表面的客套工夫,這些點滴都曾救贖過我那不足的自信。
**
在這樣一個還不太安穩的時刻,透過直接和間接的緣分,新的際遇已在路上。
帶著諸多感謝和感慨,接下來主要會在 GRIPS 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參加半年的培訓/研究計畫,然後一邊嘗試新的工作方式。(雖然因應防疫,短時間內大概都只能遠端進行...)
期許自己可以透過抽身再回首,重新整理並闡述這幾年來的經驗,慢慢地與自己和解,也有機會回饋他人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