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精選文章

原本生平無大志:日本求職

決定在日本就業,正好是一年前的二月。 碩士班的最後一年,從指導教授聽說了東京大學博士班的獎學金申請計畫,對海外進修的機會雖然心動,但也猶豫自己是否應該在台灣就業。日本朋友聽了之後,一句「既然有考慮來日本的話,有沒有想過在日本就業呢?」讓我開始考慮找國外工作的可能性。

維持夫妻同姓的日本社會

在日本,結婚後必須改為其中一方的姓氏。在大多數都是選擇從夫姓的情況下,媒體報導有這樣一對夫妻,選擇每三年輪流更換夫姓與婦姓。 為此,兩人必須每三年辦理離婚讓改名的一方恢復舊姓,再重新結婚,選擇另一方姓氏。除了身邊的親友有很多意見之外,兩人也因而認識到日本的戶籍規定原來是這麼不便與不合理。 對大多從夫姓的女性來說,儘管在職場或生活中仍然可以以舊姓自稱,但畢竟戶籍和證件登記上還是換了名字。 受訪時妻子提到,從以前就非常排斥婚後改姓的制度。個人走過的經歷全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名字上,無法就這樣捨棄。 而兩人受訪時表示,若是未來有小孩會先取當時輪到的姓氏,之後等小孩長大了再讓其自行選擇要跟父姓或母姓。 我在結婚之前也非常排斥要從日本夫姓,甚至一度試圖說服老公說要不要跟我姓XD 幸好後來發現,若是其中一方是外國人則可以選擇維持各自姓氏,我就沒有去變更姓名了。 而對於與本國人結婚的日本人來說,目前還沒有其他選擇,但在同篇新聞下方的調查中可以看到,有六成以上的網友贊成導入夫妻分姓制度。 新聞來源: https://news.yahoo.co.jp/articles/cc06f721473a70dcc9b8ca08b92d0e78a1593df8?page=1

New Start 2020

圖片
春暖花開,來日本工作正好滿六年的我,離職了。 其實我也不知道該如何點評我這些年的時光:既有神采飛揚時眺望的風景,也有疲憊不堪時跌過的谷底。看得越多,就越無法一概而論。 沒有技術專長或是帥氣的頭銜,只因前東家錯愛,給了我機會也將我推向人群,才有後來因這一段經歷牽起的各種緣分。

旅居過程中最不浪漫的瞬間:辦簽證

圖片
平日白天的北品川平交道 在東京的入國管理局辦理居留手續,是一種五味交雜的過程。 略過一樓全家便利商店和證件照機器,上到二樓,各處拉開引導線,交申請書的人排某窗口、領證的人去另一個窗口,每一區都是上百人佇著等著,只為讓職員匆匆一瞥自己的申請書,拿到一張前往下一個窗口的號碼牌。 東方臉孔也好西方臉孔也好,為了工作求學或生活,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在一整排敞開的櫃台前排著隊。 這個過程像是準備搭乘迪士尼或是環球影城的人氣設施——不開心的那種——等待很漫長,但鮮少人會離隊。

有關防疫:謠言的力量

謠言的力量有多大? 將近半世紀以前,三個日本高中女生的對話,因為非本意的以訛傳訛演變為一間銀行的擠兌潮,成為「豐川信用金庫事件」。 簡單來說,有三位學生之間回家路上閒聊時,甲同學要進信用金庫工作,乙同學問說「跟大銀行比起來,信用金庫未來不是滿不穩定的嗎?」 結果丙同學回家問媽媽「聽說信用金庫之後很危險,是真的嗎?」然後媽媽問親戚,親戚再問朋友,傳到無線電電友和計程車司機耳裡,最後造成5000人慌慌張張前往銀行提款。 後來媒體分析,當時會造成恐慌的社會背景是:數年前曾有其他鄰近銀行宣布倒閉,導致儲戶無法領取現金的真實事件。而同年又有石油危機下的衛生紙囤貨情形(是的,日本的衛生紙之亂早在1973年就發生過了)。 儘管當時已通過預金保險法保護儲戶的存款,但鮮為人知。於是在當時難以求證謠言的情況下,社區、親戚、無線電等等人際網絡內的回聲效果(從不同人聽到類似的推測)加強了謠言的散播與可信性。 ** 當謠言跑得比真相快時,澄清謠言要比散播謠言下更多工夫。 最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:唐鳳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曾提到,發現假消息之後政府會在一小時之內採取以幽默方式(迷因)澄清訊息。 當人們看到之後覺得有趣,才能讓人們做出有利於公益的行為(例如自願轉貼)。 除了蘇貞昌院長最近上日本午間綜合節目的「咱只有一粒卡臣」之外,去年一系列(雖然不是用以澄清謠言而是作為政令宣導的)防範非洲豬瘟的宣導圖,我覺得都是很成功的例子。(海巡署的檢疫犬對聯「你有沒有帶肉肉,紅包一次二十萬」我到現在還記得哈) 記得曾經讀過某篇臉書上有關大腦記憶的文章提到,錯誤的資訊在轉化成長期記憶之後,就算再接收到正確資訊也很難更正。 以梗圖澄清的方式,除了可愛親民之外,透過鄉民們自發性的轉貼分享,又可以起到回聲室效果,重新強化正確的記憶,真的是滿厲害的作法。 也許謠言的力量有多大,真相的力量也可以一樣大。 ** 當然,面對龐大的資訊量,引用前培養求證的精神我覺得還是更重要的,特別是我個人發現自己過了30歲之後,記憶有越來越多誤植的現象⋯。

關於防災物資的二三事

圖片
就如同許多跨國婚姻的家庭,受到新型肺炎影響,我們家也是因為彼此防疫態度落差太大,一度出現夫妻失和的狀態(在此省略五百字)。 總之日籍配偶由一個月前的有政府不怕,到最近資訊量同步之後慌慌張張每天量五次體溫,每晚兩人的宅內辯論會才自然下映…。 時間來到兩週前,有鑑於越來越多企業改為在家上班,兩人討論到可以考慮補充一些備用糧食,就上網查了一下政府建議的儲備量。又想到白米、罐頭類等等因為都是重物,決定試用Amazon Pantry集貨寄送。就這麼剛好家裡衛生紙剩下最後兩捲,就順便一起買了。

犬派還是貓派?日本家犬家貓大調查

圖片
台灣家人養了一隻9歲的瑪爾濟斯,專長是心情好的時候才握手,以及斜眼看鏡頭。身處東京,大多是不接受飼養寵物的公寓,所以每次回家能夠和瑪老大玩耍都備感療癒身心( 而且還不用自己當鏟屎官XD )。 話說大家知道全日本的寵物中,是狗狗多還是貓咪多嗎?

20191013_問對的問題

國小的我非常討厭寫作文。 回頭翻出當時自己的日記會發現,我的確寫得不長,每次大約一兩百字。而且也不不是日記,有時候是一個月一次,更新頻率比現在的臉書還慢。所以一直到我國中,一本日記本都沒有寫完。